文章详情
 
文章搜索
 
 
“三变”改革铺就致富路
作者:文/代绪刚 图/刘海洋    发布于:2019-05-24    文章来源:商南宣传网

 5月17日,在商南县青山镇马蹄店村,人们边哼着快乐的歌谣,边在千亩艾蒿基地劳作着。贫困户耿和虎满面笑容地说道:“融汇公司与我们签订了土地流转合同和务工协议,一亩地租金600元,我在这里务工一天挣100元,年底还有分红。我家的茶山流转给鸿德农林业有限公司,忙完艾蒿采收我就去采茶,在家门口就能挣到票子了。”

 

青山镇位于商南县城东南14公里处,全镇有6个行政村1.27万口人,有耕地15450亩,属于典型的丘壑地形,立地条件差,集中连片土地少。多年以来,青山镇6个村农作物主要以玉米、花生、马铃薯为主,没有支柱产业,村集体经济一穷二白,村庄“空壳”、集体“空心”、民居“空巢”的“三空”现象严重。为了盘活境内闲置资源,带动贫困户稳定脱贫,青山镇党委、政府结合实际,多方发力,多措并举,积极实施“三变”改革,走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。

该镇把“三变”改革作为推动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,以“支部建基地兴产业、干部搭平台促创业、能人办企业带就业”为载体,顺势而为、借力发展,吸引融汇城商贸公司、神龙兔业等37家企业合作社参与进来,大力发展食用菌、艾蒿、猕猴桃、肉兔等主导产业。同时将466户贫困户嵌入到产业链上,带动贫困户脱贫、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,实现户均增收4000元以上,村集体经济突破10万元,贫困发生率由原来的15%降至1.82%。

清产核资摸清家底 “腾笼换鸟”让资源变资产

脱贫攻坚伊始,青山镇组织相关人员积极学习外地“三变”改革先进经验,并成立镇级“三变”改革领导小组,对各村闲置土地、林山、厂房等闲置资源进行清产核资,登记造册。

重点盘查核算闲置村部、水毁土地、集体茶园等资源。经过核实,盘点出7处8000多平方米的闲置村部、村小学、厂房等闲置资源,重新核定马蹄店柳树沟2000亩集体茶园、石窑沟1000亩荒山,新庙村集体茶园600亩,吉亭村集体茶园400亩,草荐村水毁荒滩100亩,花园村茶园500亩。这些20世纪90年代修建的茶园,因没人承包管理而导致荒废。在这次清查核资中得到重新登记推介,境内企业、合作社积极洽谈并参与进来,使资源变资产、荒山变金山。

“土银行”发挥大作用 风险防控让资金变股金

发展产业,资金是保障。为了破解企业、合作社、贫困户的资金难题,青山镇多措并举、上下联动,多方争取资金,把好钢用在刀刃上。为了扶持没有能力、不知道如何发展产业的“弱能”贫困户,该镇将产业扶贫资金作为股金,先配发给贫困户,再入股到企业、合作社,企业、合作社和贫困户双向选择,既保证了贫困户的权益,也提高了贫困户参与产业发展的热情,还解决了贫困户没有启动资金和不知道如何发展的难题。

对于有自主发展能力的“有能”贫困户,青山镇在5个贫困村建立互助资金协会,每个村拨付50万元运转资金,并由村监委、贫困户代表联合成立监管委员会进行监管,积极发挥“土银行”——互助资金的作用,解决“有能”贫困户资金难题。马蹄店村贫困户代成勤劳务实,想种植桔梗,因在镇信用社给人担保贷款,逾期未还而导致不能在银行继续贷款。村干部知道后,帮助他通过互助资金协会借出了2万元贷款,贷款在1天内到账,解决了他的燃眉之急,代成如愿种上了3亩桔梗。截至2018年底,青山镇互助资金协会共发展会员667户,实现了贫困户全覆盖,互助资金运营额达到280万元,全年累计发放贷款146笔190万元。2018年8月,全国政协副主席、九三学社中央常务副主席邵鸿来商南调研,认为青山镇的互助资金给贫困户发展产业带来了“四两拨千斤”的作用,并在省扶贫反馈座谈会上对其管理经验进行了宣传推介和表扬。

找准载体选准产业 利益共担让农民变股民

青山镇森林资源丰富,是传统中药材、食用菌、茶叶的适生区。2016年开始,青山镇党委多次组织镇村干部外出学习考察,依托镇域资源禀赋和技术优势,把食用菌、艾蒿、肉兔、猕猴桃等产业作为主攻方向,制定了以镇脱贫产业园区为核心,以商郧路、富穆路为两翼产业带的“一心两带”发展战略。在新庙、马蹄店、吉亭3个富穆路沿线村发展传统中药材、艾蒿产业带,在青山社区、花园、草荐村3个商郧路沿线村发展肉兔、食用菌、猕猴桃产业带。

青山镇采取以奖代补、上门招商等方式,选择神龙兔业、融汇城商贸等37家有优势潜力、有责任担当的企业作为“三变”改革载体,通过“村集体+企业(合作社)+贫困户”的模式,带动多方力量参与“三变”改革。在分红形式上,采取“3+3+4”模式,即30%给贫困户现金分红,30%留给村集体用于扩大再生产,40%根据土地产值和合作社整体经营状况进行二次分红。

如草荐村引入神龙兔业作为该村“三变”改革和村集体经济发展载体,将柳树沟一闲置的70亩水毁河滩地作为入股资本注入合作社,选派一名村委会成员作为企业理事会成员,并将有发展肉兔意愿的18户贫困户配发的产业发展资金注入合作社,贫困户可以在园区自养、务工或赊养认购。因病致贫的贫困户郝宁配发了3500元股金,每年除获得不低于4%保底分红外,每月在园区务工还可获得2500元工资收入,他还自繁自养了40只肉兔,经济收入可观。

在青山社区和新庙村的河滩地,两座装机容量2500KW的光伏发电站在阳光下熠熠生辉,两个基地每年可带动36户贫困户增收,还可为村集体增加20万元收入。家住花园村龙门片区的贫困户郝苏保,搬到青山镇移民小区居住,他通过“光伏贷”入股了光伏发电公司,每年可分得光伏发电股金3050元,同时在社区工厂挣得不低于2000元的工资,彻底脱了贫。

马蹄店村石灰窑沟的150亩茶园生机盎然,该村组织15户贫困户常年在这里务工,将昔日荒废的茶山进行装扮。青山社区纸坊沟内200亩白茶也长势喜人。在三元沟、响潭沟、草荐沟1000亩的猕猴桃产业带上,贫困户正在基地除草、施肥、搭架,进行科管……

“三变”改革的推动下,目前青山镇形成了“千万袋食用菌、万亩茶叶、万亩中药材、百万头特色畜禽养殖”的发展格局,每个村的村集体经济突破10万元,农户户均年增收4000元以上。

 
 
当前位置
脚注信息
版权所有:中共商南县委宣传部 官方微博 办公室电话:0914—6322262  投稿邮箱:snxwxcb@163.com
技术支持:商南县城关镇叶子信息工程服务中心 陕ICP备09011150号-1